最新消息
張懋中教授榮獲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獎章(IEEE/RSE James Clerk Maxwell Medal),該獎章是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和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共同頒發以對電磁學基本理論有卓著貢獻的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1831–1879)為名的獎項。這個獎章每年頒發一次,在2006年開始設立。這個獎項每年頒發給傑出的個人以彰顯其「對電子學、電子工程或相關領域有突破性的貢獻並對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 張懋中 講座教授(臺大物理系1972級)
洛杉磯加州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郭瑞年教授榮獲2024年「世界科學院獎」,世界科學院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是推動發展中國家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應用的組織,每年獎勵農業科學、生物學、化學、地球與天文及太空科學、工程學、數學、醫學、物理學、社會科學9個領域的科學家。這次全球共有13位科學家獲獎,分別來自台灣、肯亞、巴西、中國、土耳其、南非、馬來西亞等地。
- 郭瑞年 榮譽講座(臺大物理系1975級)
清華大學物理系
葉乃裳教授之研究範疇主要為實驗凝聚體物理學,尤其重著於相關電子系統、位相物質、自旋電子學、低維系統、奈米科學及奈米科技、能源研究、及利用超導科技進行精準測量,近年其所研發的室溫環境下合成石墨烯的研究很受矚目。
- 葉乃裳 講座教授(臺大物理系1983級)
加州理工大學講座教授
吳詩聰教授以顯示科學及技術見長,在液晶雙折射率的物理起源取得開創性的發現,也發明新型的反射式平板液晶顯示器(LCD);與群創光電共同擁有38項美國專利、友達光電9項美國專利及工研院5項美國專利。
- 吳詩聰教授(臺大物理系1975級)
美國中佛州大學講座教授
林麗瓊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凝態物理、材料科學、奈米科學、光電與能源。目前致力研究人工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碳氫化合物,「希望把討厭的二氧化碳當作原物料,產生有用的東西」,除了取代石油,也能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 林麗瓊教授(臺大物理系1981級)
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臺大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臺大物理系合聘教授
台大物理系訂於111年4月30日(星期六)10:00-12:45舉行「林清凉教授紀念會」,敬邀林老師的親朋好友及學生們撥冗出席,
當日行程預定如下:
10:00 “林清凉回憶錄”新書發表會(次震宇宙館7樓)
10:30 Tea time(次震宇宙館B1)
10:45 紀念會(次震宇宙館B1)
12:45 用餐(物理凝態館R104)
備註:
1. 欲參加者,請務必於4月23日(六)晚上12:00前完成線上報名,俾統計餐點數量,謝謝您的幫忙!
2. 當日不克親自出席者,將提供網址、線上參與(另行公告YOU-TUBE網址),不須線上報名。
線上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9OL2gV
盧志遠總經理致力於致力於半導體、製程及記憶體之研發及產業發展貢獻卓越。
旺宏電子 / 總經理
欣銓科技 / 董事長
蔡力行院士為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暨執行長,投身半導體產業逾30年,致力於臺灣半導體、IC設計及電子通信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貢獻卓著。蔡院士任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25年,成就台積電自主研發關鍵;轉任中華電信董事長時,率先在臺推出4G服務,推動電信龍頭轉型升級;2017年接任聯發科技共同執行長,與董事長蔡明介帶領公司一路成長,集團營收首登百億美元,躍升全球智慧手機晶片龍頭。
蔡力行 博士(臺大物理1973級)
2021-迄今 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
2018-2020 聯發科執行長
2017-2018 聯發科共同執行長
2014-2016 中華電信第6任董事長暨執行長
2011-2014 台積固態照明、台積太陽能董事長
2009-2011 台積電新事業組織總經理
2005-2009 台積電總經理暨總執行長
2001-2005 台積電總經理暨營運長
1999-2001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總經理
1995-1999 台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台積電營運執行副總經
1989-1995 台積電晶圓二廠副廠長、晶圓二廠及三廠廠長
1981-1989 美國惠普公司經理
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暨工程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士
中央研究院陳長謙院士的學術貢獻獲得國際高度肯定,包括榮獲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生物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國際自然科學院院士等。
陳院士在科學研究上相當活躍,今年(2021)在科學領域極富盛名的美國化學會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表兩篇研究論文,在生物無機催化的領域提供重要的突破。
- 陳長謙博士
1960 年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化學博士
1963-1964 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1964 -1968 年任副教授;1968-1992 年任教授;1992-2001 年任加州理工學院 George Grant Hoag 生物物理化學榮譽講座教授
1997-2011 年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2011-2022 任特聘講座
1999-2003 年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時間:2020年12月18日16:30
地點:臺大凝態物理館 1F楊金豹演講廳 (Rm.104)
- 第17屆傑出系友
王文一 講座教授 (1975級)
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系與應用物理系 - 第12屆優良教師
孫維新 教授 (1979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長
特邀演講:
「用藝術傳播科學,用科學破解流言!」
孫維新教授
林麗瓊博士所專精的研究領域大多在半導體、光電與能源材料,並著重於利用先進薄膜技術來合成奈米結構,探討其成長機制、微結構與各種物理及化學性質的關係,從而開發其應用潛能。研究著作質量並重,已發表之SCI論文超過400篇,總被引用次數超過15,000次。
- 林麗瓊博士(臺大物理1981級)
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盧志遠院士於1980年代中期受聘至美國AT&T貝爾實驗室領導研究計畫多年,成果卓著。1989年,他受邀回臺出任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主持臺灣最大科專計畫─「經濟部次微米計畫」。在他領軍下,完成臺灣獨立研發並可量產的DRAM技術,讓臺灣具備八吋晶圓產製能力,成功將臺灣推向世界高科技舞臺,為臺灣記憶體產業的重要推手。盧院士為美國物理學會 (APS) 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學會 (IEEE) 院士及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NAI) 院士,並曾獲頒「IEEE Frederik Philips Award獎」及國家最高榮譽科學研究獎項─「總統科學獎」。
參考網站:TWAS elects 36 new Fellows
相關報導
- 盧志遠 院士(臺大物理1972級)
旺宏電子 / 總經理
欣銓科技 / 董事長
傅立倫博士的研究主要著重於海洋波浪及潮汐洋流的動力研究,範圍從海浪的內重力波到洋流的循環,為地球遙測領域上之先驅。
參考網站:AAAS Announces Leading Scientists Elected as 2019 FellowsWAS elects 36 new Fellows
- 傅立倫 博士(臺大物理1972級)
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資深科學家
趙丰博士研究領域為太空測地學與地球動力學。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球科學學會,全球專業會員達六萬餘人,獲選為會士的資格非常嚴格,僅為當屆專業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一。
參考網站: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相關報導
- 趙丰 博士(臺大物理1973級)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